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

时间:2024-04-08 17:12:03
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

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

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,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,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,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。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,欢迎大家分享。

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1

殿中供奉的是七佛,中间一尊为释迦牟尼佛,其余六尊为过去佛,从右至左依次为:南无拘留孙佛、南无拘那含牟尼佛、南无迦叶佛、南无毗舍佛、南无尸弃佛、南无毗婆尸佛。这七尊佛的塑造工艺称“脱纱塑造”。这就是先塑好坏模,然后在坯模上面涂上漆,再用麻布、绸料一层层敷上,待干后脱去坯模,最后彩绘。具有体轻、防潮、防蛀、不裂缝、保存久等特点。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塑造艺术的精湛。七佛皆盘腿坐莲台,体态匀称,庄严肃穆,乍一看似乎形态都一样,细细审视,表情各有变化,维妙维肖。佛教造像中,还很讲究手的刻划和塑造。手有各种姿势,佛教称为“印相”。你看释迦牟尼佛,右手举至胸前,拇指与中指相捻,其余三指自然舒展。这一手印象征佛在说法,称为“说法印”。其他六尊佛的双手,仰放下腹前,右手置于左手上,两拇指的指端相接。这种手印表示“禅思”,使心安定,叫“法界定印”。体态、手势和面部表情,都体现了佛的智慧、人格、道德皆完美无缺,至高无上。有朋友问,七佛莲台下的“小鬼”是什么意思?这有两种解释:其一,莲台又称“金刚座”或“须弥座”,意思是佛的法座象“须弥山”(古印度传说中的山名)那样高大、坚实,座下塑造的是“金刚力士”,肌肉发达,面部狰狞,对邪恶起震慑作用;其二,释迦牟尼佛度“六道”时,拯救出来的饿鬼,他们为了报佛恩,都蹲在金刚座下,听经护座。

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2

沿普贤殿石阶而下,至七佛殿右侧,是峨眉山佛教协会,再下至大雄殿右侧,为新建的“祗园”,是接待国内外佛教团体和讲经的地方。通过隔墙圆门,便是“花影亭”,里面有池有亭,有珍贵的花木。步入其中,劳倦顿清,心静神安。再步出弥勒殿前,左有1993年新建的钟楼、法物流通处,右有鼓楼和茶园。整个寺庙系典型的庭院建筑,占地60余亩,一院一景,层层深入,蔚为壮观。佛教协会的许多大型法会都在这里举行。这里接待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名人、佛教团体。报国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现在请随我到对面的凤堡钟亭参观。

这里叫凤凰堡,凤凰堡周围碑刻群列,有《我眉山全景图》、《般若波罗密心经》、康有为书的《十里桃花》、刘光弟书李白的《听蜀僧浚弹琴》。还有何绍基、赵熙等名人的'墨迹。沿之字形坡道上去,便见红柱六角重檐钟亭,亭额悬“圣积晚钟”横匾。“圣积晚钟”原为“峨眉山十景”之一。今圣积寺已不存在,里面的铜钟是明代嘉靖年间别传禅师募资铸造。高2.3米,唇径2米,唇厚10厘米,重12.5吨,钟唇为12缺荷叶形。该钟曾悬挂在南门外的圣积寺内。早晚撞击,声音宏亮,半夜撞击,15公里内也能听见。佛教认为钟声可以“警醒顽愚”。听见钟声可以自我反省,检讨自己的过失,规正自己的行为。所以寺里的钟颇有讲究。这口铜钟便是峨眉山的佼佼者,被誉为“巴蜀钟王”,是一件很珍贵的文物。好了,现在请游客们前去伏虎寺参观。

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3

从报国寺右,沿公路上行1公里就是伏虎寺。那座高大的木质斗拱“伏虎寺”牌坊下面,有一条虎溪,水声潺潺,迂回林中。溪上横架着“虎浴”、“虎溪”、“虎啸”三道廊桥。整洁的石级曲径,将把你们引入密林深处。你们看,这片桫椤树,是大型木本蕨类植物,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植物。由于地球历史的变迁,桫椤几乎全部毁灭,在峨眉山复杂地形的庇护下,这片桫椤树得以保存至今。林间野花,送来阵阵芳香;溪中流水,奏出动听的旋律。瞧!眼前纷飞的蝴蝶一晃就不见踪影。啊,原来它停在树枝上了,就象一片枯叶,使你不能辩认,这就是珍稀动物--枯叶蝶。过了“虎啸”桥,便是一片楠林,浓荫蔽天,高坡处矗立着“布金林”牌坊。“布金林”是僧人根据佛经故事取的。穿过牌坊就是“虎溪精舍”了,即伏虎寺。相传寺为唐时开建的,宋绍兴年间因这里有虎为患,士性和尚建“尊胜幢”以镇,从此虎患消除,故僧人将寺取名伏虎寺。还有一说寺后虎头山形如伏虎,寺因山而得名。明末改为药师殿,后毁于火。清顺治十八年(公元1661年)重建,规模宏大,称为入山第一大观。

第一殿弥勒殿,中供弥勒塑像,左右两厢为四大天王塑像,左边为东方持国天王,手抱琵琶,次为南方增长天王,手执宝剑;右边是西方广目天王,手握红伞,次为北方多闻天王,手捏青龙。民间有一种说法,认为四大天王手持四物,象征“风调雨顺”。

弥勒殿后为韦驮塑像。

第二殿普贤殿,供普贤菩萨。背龛供阿弥陀佛立像。

第三殿大雄宝殿,游客们请静一静,殿中正在做佛事活动,做佛事念的词和唱的腔,称佛教音乐。你们闭着眼睛听,这音乐悠扬、清静、肃穆、庄严,似乎将把你带入一种远离尘嚣的佛国净土的境界。好了,现在我们观看龛内供的释迦牟尼三身佛像。“三身”为“法身”、“报身”、“应身”。法身是本来之身,报身是通过修持得到的名位,应身是为适应某种场合应化成某种身份。

左龛供文殊,右龛供普贤。左右两厢为十八罗汉。后龛供观音菩萨。

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4

这里还有一副禅联:“觉树开昙花,三世诸佛,慈光普照大千世界同登彼岸;峨眉长灵芽,七尊如来,哀怜摄受亿万众生共证菩提。”“觉树”即“菩提树”,“昙花”即“优昙花”,为无花果类,这里指祥瑞之花。“三世佛”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佛。“彼岸”即“涅磐”,就是佛教徒圆寂。佛教认为人包括肉体和灵魂两个部分,修成正果的人,死后灵魂不灭,要到另一个世界--西方极乐世界。“灵芽”,泛指具有灵性的花木。“如来”,即“真如”,指佛所说的“绝对真理”。也就是循此真理达到佛的觉悟。“摄受”,佛以慈心摄取众生。“菩提”即觉悟。整个意思是:菩提树开着祥瑞的花,三世佛的慈光照耀着整个世界众生,一起到达极乐境界;峨眉长着有灵性的植物,七尊如来佛哀怜接受了亿万众生,帮助他们觉悟。左壁挂有“七佛偈”木屏四条,是我国北宋诗人、书法家黄庭坚书,是一件珍贵的文物。左边是“吟翠楼”,上悬蒋介石1935年在峨眉写的“精忠报国”横匾,右边的客房,叫“待月山房”。

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5

七佛殿后,以观音菩萨塑像为主,结合历史故事、民俗文化,塑造了一组群像。观音又叫观世音,与大势至菩萨一起,是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。佛经说,观世音菩萨能显现多种化身,说法救度众生。你看他右手举杨枝,左手倾净瓶,婷婷玉立龙头之上,左右金童玉女,飘然立于荷叶之上。金童旁是戒装裹身的赵子龙,再旁为东、南天王,手执琵琶、宝剑。玉女旁是美髯飘拂的关云长,再旁为西、北天王,执伞、握蛇。另外还有“罗汉伏虎”、“蒲公采药”,最高处是“唐僧师徒取经 像”。群像右侧还有一龛,供奉汉白玉雕刻的药师佛坐莲像。药师佛又称大医王,他是“东方净琉璃世界”的教主。相传他在成佛时曾发下十二大誓愿,愿除一切众生疾苦,治无明痼疾,令一切众生身心安乐。

最后一殿为普贤殿。供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梵语为“三曼多跋陀罗”,即普遍贤善的意思。普贤因广修“十大行愿”,又称“大行愿王”。“愿”是理想,“行”是实践。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,所以将他供于最后一殿。殿门上写着“金粟庄严便是菩萨住处;昙花灿烂照彻纳子爱心。”意思是用金黄色装饰的殿堂,是普贤菩萨的住处;优昙花灿烂的光辉,照透了禅僧的爱佛之心。还有一副联语:“普济有情,愿王垂慈,宛向峨眉寻妙谛;贤德无量,众生瞻仰,灵冥空寂悟禅心。”上联是说普贤菩萨在峨眉山留下慈悲,普遍帮助众生求得解脱的真理;下联是众生瞻仰菩萨的无限贤德,在空灵寂静时感悟参禅的清静寂定心境。普贤殿楼上为“藏经楼”,是保存经卷的地方。

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6

报国寺景区为峨眉山低山区,海拔550-1000米,气候温和,林木葱茏,寺庙相对集中,人文景观丰富。有著名的报国寺、伏虎寺等古代建筑;有珍贵的华严铜塔、圣积铜钟等佛教文物;有“萝峰晴云”、“大峨山潮”等奇特的自然景观;有枯叶蝶、风蝶等珍稀动物和桫椤、桢楠等珍稀植物。景区内有星级宾馆红珠山宾馆、峨眉山大酒店、雄秀宾馆、金叶宾馆以及休养所、林业招待所,还有整洁、卫生、幽静、舒适的私营旅舍。邮电通讯设施先进,交通畅达,车辆方便,是旅游观光、休闲疗养、各种会议、商贸洽淡的最好去处。

我身后这座“天下名山”牌坊,于1993年4月重建。正额“天下名山”是郭沫若1959年题写;背面“佛教圣地”四字,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。牌坊高17.8米,宽22.2米,四列三跨,采用铜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。飞檐翘角,古朴典雅,具有明、清建筑风格,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。牌坊两侧,古榕相衬,雄伟壮观;道路两旁的行道树,整齐葱郁,宛如仪仗队恭迎佳宾。从这里向纵深望去,萝峰岭、虎头山,层层叠翠,祥云缭绕。朋友,神秘的仙山近在咫尺。

报国寺,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、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,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。这里寺周楠树蔽空,红墙围绕,伟殿崇宏,金碧生辉,香烟袅袅,磬声频传。

此寺座西向东,朝迎旭日,晚送落霞。前对凤凰堡,后倚凤凰坪,左濒凤凰湖,右挽来凤亭,恰似一只美丽、吉祥,朝阳欲飞的金凤凰。山门前有一对明代雕刻的石狮,造型生动,威武雄壮,就象左右门卫,守护着这座名山宝刹。山门上:“报国寺”大匾,是清康熙皇帝御题,玉藩手书。此庙最初名“会宗堂”,明代万历四十三年(公元1615年),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的虎头山下,取儒、释、道“三教”会宗的意思。寺里供奉“三教”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:佛教为普贤菩萨,因为峨眉山是普贤道场;道教是广成子,据说他是李老君的化身,他在峨眉山授过道;儒教的代表是楚狂,楚狂名接舆,和孔子同时代,楚王请他去做官,他装疯不去,后来隐居峨眉山。会宗堂的建立,反映了明、清时期儒、释、道有过一段融洽的历史。清初会宗堂迁至现址,顺治九年(公元1652年),行僧闻达重修。康熙四十二年(公元1703年),根据佛经中“报国主恩”的意思,御赐“报国寺”名,同治五年(公元1866年)暮春僧广惠扩建。解放后多次维修,1986年又重建了山门。山门两边柱上那副对联“凤凰展翅朝金阙,钟磬频闻落玉阶。”就是对报国寺这只“金凤凰”周围景物的生动描写。横匾“普照禅林”和“普放光明”,同是一个意思:佛教称峨眉山为“大光明山”,昼有神奇的佛光出现,夜有万盏圣灯来朝,全峨眉山都被光明普照。右边“鹤驻云归”,意为鹤停下了,云归山岫,喻指清凉静地,含有道家韵味。大门上的联语:“独思喻道,敷坐说经。”前者是说靠自己的思维明白佛经的道理,就是佛学讲的“独觉”境界。后句是说高僧大德铺设好法座向弟子讲经说法。

第一殿为弥勒殿,供奉弥勒塑像。“弥勒”是慈悲的意思,他是菩萨,还没有成佛。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。释迦牟尼佛说,他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,弥勒才会重降人间,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,三次说法,广度众生。所以称他为“未来佛”。门上这副对联:“看他皤腹欢颜,却原是菩萨化相;愿你清心涤虑,好去睹金顶祥光。”上联描写弥勒的形象,说他还只是菩萨;下联是说祝愿所有游山者放一下切顾虑,一心一意登上金顶去看佛光。来峨眉山不上金顶睹佛光是一大遗憾,等于没有到峨眉山。这里祝愿大家都登上金顶,佛光正等待着你们。再请看这副对联:“开口便笑,笑古笑今,凡事付之一笑;大肚能容,容天容地,于人无所不容。”这是对弥勒菩萨的画像,体现了他的性格,更突出了他宽容大度的高尚品德。联语有很深的哲理,启迪人们对人处世要心胸开阔,要有容人之量。

弥勒后殿供的是韦驮站像,背朝山门,面对大雄宝殿。韦驮是佛教的护法神,身穿胄甲,右手托山,左手按金刚降魔杵,修眉凤眼,双唇紧闭,威武刚强,正气凛然。

第二殿大雄宝殿,“大雄”是佛经中说的“唯大唯雄”的意思,殿里供奉佛主释迦牟尼金身彩饰坐莲像。释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纪后期印度迦毗罗卫国(现在尼泊尔境内)释迦部落净饭王的儿子,俗称乔达摩,名悉达多。由于那时社会的动荡和人的生、老、病、死等种种痛苦和烦恼,引起了悉达多的深思,因而出家修行,寻求解脱。经过六年苦行,尝尽千辛万苦,最后又经过七天七夜的禅思静虑,终于彻悟大觉,成了佛。看门柱上这副对联:“教演三乘,广摄万类登觉路;法传千古,普度众生证菩提。”“三乘”是佛教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方法、途径。一般称“声闻”、“缘觉”、“菩萨”为“三乘”。“声闻”是闻佛之声教,断见思之惑而人涅磐,为佛道中的最下根。

《峨眉山报国寺景区导游词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